有力支撐C919大飛機、北斗產業化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,深度融入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和地方產業規劃,國家級“制造業單項冠軍”企業、國家級“專精特新”小巨人企業數量持續“刷新”……中國電科心懷“國之大者”,聚焦國家重大戰略,統籌布局半導體、智能物聯、電子裝備、數字科技等產業集群,深耕民機電子、數據產業、數智底座、人工智能+、汽車電子、低空經濟、衛星互聯網等前沿賽道,“朋友圈”“生態圈”逐步壯大,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持續提升,體系化智能化、集群化生態化發展邁出堅實步伐。

芯創未來,勇攀科技高峰。戴好口罩、套上鞋套、穿上潔凈服,走進超凈車間,操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待測芯片放置到探針載臺上,這些自主創新的新能源汽車高端MEMS傳感器、碳化硅芯片年供貨超千萬只。中國電科瞄準集成電路先進裝備、基礎材料、高端芯片、儀器儀表等集中發力,核心裝備持續突破,形成第三代半導體和8英寸集成電路成套設備集成供給能力,硅外延片、電子陶瓷材料等產品國內領先,射頻芯片、聲表濾波器和微波組件等系列化產品,廣泛應用于5G通信、北斗導航、衛星通信等領域,電子測量儀器、自動測試系統研發制造持續突破,光電、通信及基礎測量領域國際領先,夯實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數字底座。

智聯萬物,感知世界脈動。每天完成10列裝車共計4.1萬噸商品煤檢測,整列車采樣后僅需2分鐘獲取檢測結果,復雜煤種通過率從60%提升至100%,自主創新的融合光譜煤質快檢技術實現國際首次大規模應用……中國電科不斷拓展感知認識邊界,探索智能物聯新技術、新產品、新業態。自主研發百億參數規模“觀瀾”大模型,構建物聯感知、自然語言、多模態大模型能力,賦能智能制造、電力等垂直行業轉型升級。深耕新型存儲,形成存儲產品設計、固件算法開發、封裝測試到智能制造量產交付能力,為數據中心、車載應用、工業控制等提供專業存儲產品和解決方案。布局紅外熱成像、X光成像、內窺鏡等產品,構建全光譜多維感知、檢測、探查能力。聚焦工業互聯網、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,持續在機器視覺和機器人領域深耕,全品類移動機器人累計下線10萬臺。以視覺和毫米波雷達為核心,研發智駕傳感器產品,車載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市占率國內領先。

精工利器,丈量天地經緯。“看,科技范十足!”C919駕駛艙內,5塊15.4英寸的顯示屏上,飛行數據和導航、通信等信息一目了然,背后離不開中國電科研發的通信導航系統、客艙核心控制系統和信息系統有力支撐。中國電科以雷達、導航、通信等尖端產品為支撐,推動重點行業示范和規模化應用。圍繞低空保障、低空安全、低空制造等方向,構建“天行、天衛、天工”3大產品體系,實現從芯片模組、信息設備、飛機平臺、空管到應用服務全鏈條覆蓋。著力推動民用雷達強能力、拓應用,形成空管一、二次雷達產品譜系,拓展到場面監視、異物監測、多點定位系統等領域。研發國內首款“天通一號”衛星基帶/射頻一體化芯片,支撐消費手機實現直連衛星功能,發布全球首款大眾手機短報文通信SOC芯片。積極布局公專網通信,在軌道交通、電力調度、公安、應急等專網通信領域市場全國領先。

數智賦能,助力百業千行。自主研發“睿知”系列工業軟件為15個關鍵行業提供服務,助力協同研發效率提升30%,研發300億參數“小可”語言大模型,發布“極智”智能體,構建一系列行業定制解決方案……中國電科以體系化、智能化解決方案,服務智慧城市、數字交通、金融科技、市場監管、民航空管、智慧應急等領域,支撐百業千行轉型升級。承擔4項國家數據基礎設施試點工程,具備國家戰略數據運營能力,“一網統管”上海模式在多個大型城市復制推廣,可信數據空間平臺在交通、制造、電力等行業落地驗證,智慧交通服務落地300余座城市,為全國法院提供類案智能決策支撐,大數據輔助審判成為司法實踐“新亮色”。建設完成秦兵馬俑一號坑“現場應急保護實驗室”、二號坑“考古現場發掘與保護平臺”,開創考古發掘及文物保護的新模式。筑牢重點領域網絡安全屏障,依托覆蓋芯片、模塊、整機、系統、服務全鏈條的密碼核心能力,打造工業防火墻、工業網絡安全智能監測審計、工控漏洞掃描等產品,為數千個關鍵基礎設施和重要工業控制系統提供安全保障。
向新而立,向智而行。奮進“十五五”,中國電科將牢牢把握體系化、智能化戰略機遇,強化內協同外聯合,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,推進科技優勢加快轉化為產業優勢,更好發揮科技創新、產業控制、安全支撐作用,共同書寫服務強國強軍事業新篇章。